
成功案例 /
Success Case
- 【成功案例】子宮肌腺症手術合併試管嬰兒技術治療
- 發表時間:2022-06-15
◆ 37歲『不想等』的病人,術後一次植入成功 ❹ 張帆醫師分享 |
在不孕症治療中,我們診所有些專業治療的強項,其中之一就是子宮肌腺症的治療,我們大概是以手術合併試管嬰兒技術治療這項頑疾最多的不孕症中心了。
現今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子宮肌腺症發生在不孕症病人的機率上升
這原本是個老年的疾病,好發於35到50歲之間的女性,以前因為大家生育年齡低,很年輕就當了媽媽,所以在要生育時很少遇到這個子宮問題的干擾,婦產科醫師遇到有這個問題困擾的病人,大部分都是已生完小孩的中年婦女,所以治療方式很簡單,就是切除子宮...
但是現在的台灣社會,大家晚婚晚育,等到要生育的時候,很多都來到40歲附近,所以子宮肌腺症發生在不孕症病人身上的機率就上升了!但是醫界始終沒有一套有效治療子宮肌腺症,然後讓病人受孕生育的方案,因為保留子宮有能懷孕的肌腺症手術不好開!不開刀的方法,就只能打打停經針,或嘗試昂貴又問題多多的海扶刀了!
什麼是子宮肌腺症?
子宮肌腺症:就是子宮內膜的細胞跑到子宮肌肉層,不斷增生的內膜細胞導致子宮肌肉增大
常見症狀: |
不孕症病人子宮肌腺症手術的挑戰
手術的挑戰是精準的切除肌腺症,又不傷到子宮內腔和血流供給,又要防止沾黏和復發!正所謂,去除疾病容易(切除),要保留生機又能生個小孩不易!
大部分的生殖中心不做開腹和腹腔鏡的婦科手術,更何況診所!
大部分的生殖中心不做開腹和腹腔鏡的婦科手術,因為手術技術複雜,併發症多,術後的恢復也狀況多,而且需要一整個團隊來做這個事。
碰到有手術需求的病人,大多轉給專職的婦科醫師,手術完才會回來再次做試管嬰兒,但不孕症醫師的手術方式和婦科醫師有點不同,後者的手術目的是要清除腫瘤,讓疾病根除;不孕症醫師的手術目的是要讓病人能生個小孩,出發點不同,手術作法自然不一樣!
而子宮肌腺症手術有風險,這類病徵常常合併腸子和子宮間的沾黏,碰到需要剝離沾黏更是家常便飯,處理不好婦產科就要變成修補腸子的大腸直腸外科了!子宮肌腺症因為經血量大,病人來到門診,常常合併有慢性貧血,手術中又會大量失血,所以手術前後需要輸血的病人很多!貧血病人的手術,麻醉的風險也大,術後照顧也費神,要安全的幫病人度過手術後的危險困難時期,可不簡單!
不孕症治療複雜、收費不便宜,相較於試管嬰兒治療,在台灣,婦科手術可是個小媳婦,手術費用大概只有試管嬰兒的十分之一,健保更是同時做四個手術給一個手術的費用!手術複雜高,高風險而低收入,吃力不討好,可能是大家不太動刀治療的原因之一,但這是病人走向成功懷孕生育的必經之路,對於直想著幫病人成功生育的熱血醫生如我,又豈能低頭?
辛苦治療的大回報-目前我們有五位接受過子宮肌腺症手術的病人懷孕了
最近這段時間,是我們治療子宮肌腺症的大收成!目前有五位接受過子宮肌腺症手術的病人懷孕了,同時在接受產檢中,這是多年來辛苦治療的大回報!
這些病人接受手術時的年齡,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分別是32,35,37,40歲。有親人成功後介紹的、有在其他醫院試管嬰兒治療失敗來試運氣的、有看了google搜尋來的,也有不想在大醫院長時間等待的,更有不小心在我們這耗費了四年時間的...
|
治療的時間很精簡,手術成功後囊胚達成率爆表
從手術到之後的試管嬰兒療程,取卵植入胚胎到懷孕,全部完成前後花了八個月,在去年年底,一次植入成功!手術成功清除了子宮肌線症,CA-125降到67!所以在後續的取卵中,雖然只取到八個卵,卻有五個囊胚,囊胚達成率爆表,冷凍胚胎植入時,打了一次停經針,將最後的CA-125數值降到正常,最後植二中一!
(監測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指數,正常值=35) |
四十歲病人,比『不想等』病人晚了三個月來到門診,花了快速的七個月,從手術到試管到冷凍胚胎解凍植入,一次成功,算是超快的!她之前在其他醫院做試管,打了停經針後取卵七個,因為胚胎品質不佳,就草草植入兩個第二天的胚胎,失敗了,這已是這家醫院第二位子宮肌腺症失敗來到我們這成功的病人,上一位也是四十歲,看來他們的治療方式要好好檢討了!
術後治療卵子品質大翻轉,在42歲之齡,植二中二!
✓ 手術後CA-125降到57
✓ 利用常規的促排卵打針法、沒打停經針
✓ 在41歲之齡取了六個卵,達成驚人的四個囊胚,可見卵子品質整個大翻轉!
然後在打了停經針後,解凍兩個囊胚植入,在42歲之齡,植二中二!但後續的產檢中,其中一個胚胎一分為二,居然成了三胞胎!這下可煩惱了,因為子宮開過刀,裝三個胎兒,怕有風險,所以安排台北減胎,這就要有勞柯P來操心了!(此柯P非台北市長)
案例-同梯手術的41歲病人 回診後也懷孕了 |
四月底,去年八月手術的『同梯』的41歲病人,手術後一直沒有回來門診,這次回診的主述是手術後到現在都沒有懷孕,而且最近月經沒來,我超音波看了看,發現已排過卵,要她先回家等,通常排卵後兩周,月經就會。上周她回來門診,自己驗到有懷孕了!(奇怪,不來看我就不懷孕?)
|
花了四年多的時間,唯一的一次胚胎植入成功懷孕!
這五位病人中最年輕的病人,當時來的時候,她才32歲,卻是印象中我們診所治療最久才能植入胚胎而成功懷孕的病人。從踏進診所,到胚胎植入,花了四年多近五年的時間,期間經歷了子宮肌腺症手術、試管取卵三次,最後進行了四年來唯一的一次胚胎植入,成功懷孕,現在已拿了媽媽手冊!
![]() |
❶ 107年,我們做了沾黏清除手術
雖然當時手術中已發現骨盆腔有非常嚴重的沾粘,做了清除後,術後的CA-125成功降到了正常的22,房子修好後,開始養卵,DHEA調整後合併取卵
❷ 到108年底,我們辛苦地收集到五個卵子,但超音波看來有些卵子是『看得到取不到』
依經驗判斷,可能是骨盆腔的沾黏又復發了!幾經討論後,病人希望前往新竹馬偕醫院找張幸治帥哥主任手術,張主任人很好,滿口答應,幫她做了腹腔鏡手術,手術中發現了復發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做了一側輸卵管的結紮。
❸ 病人恢復後又取了一次卵,這次取到五個卵子
解凍之前冷凍的卵子,一次受精,得到四個囊胚,胚胎切片後PGS發現有一個正常胚胎和一個鑲嵌體胚胎,至此『房客』做好了!這時我的偏執毛病又犯了,我深怕好不容易得到的胚胎植入失敗,鑑於腹腔鏡手術難以完全去除沾黏,建議病人在植入前做個完整的沾黏清除手術。
❹ 在第一次手術的兩年後,我們做了第二次開腹手術
兩次的手術步驟類似,再次的手術不好做,但還是順利完成。但病人卻在手術後開始發燒,燒到38度以上,持續不退!最後只能請求張幸治主任收治,在馬偕醫院住院了三周,高燒持續,用了抗生素都沒效,電腦斷層都做了,也沒看到什麼異常,最擔心的腸子受傷和手術傷口感染的可能性被排除,期間和張主任持續溝通,有次到台北開會,免持聽筒的討論從苗栗一直到台北信義區會場的地下室才停止,最後我們把懷疑的眼光對準了手術後放置的防沾黏液上,這個英國製造的產品,我們用了幾百位病人,有些病人會低燒,但沒碰過這樣高燒三周的情況。查文獻後,英國有人在放置後馬上有排斥反應的,但病人兩年前的手術是好的... 最後張主任在超音波導引下抽掉了殘餘的防沾黏液,病人終於退燒出院!
❺ 經此波折,在休養後回來胚胎植入,幸運的成功了
經此波折,病人信心全失,其後一年中,都在休息調整身體,只是偶而回診,最後可能是受不了冷凍庫中胚胎的招喚,才勉為其難地回來進行胚胎植入,卻幸運的成功了!回頭看這個案例,防沾黏液引起的過敏反應是最可能的,可能是第一次手術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認識了這個外來物,第二次再遇到"老朋友"就被好好招待了,這個罕見的副作用讓病人身心受創,也讓一心想幫忙困難病人成功的我,信心大受打擊!但回頭看,這四年來的治療方向是正確的,分別針對子宮(房子),卵巢(房客)和居住環境,做了針對性治療,最後做了一次整合然後成功,期間因特殊體質而有波折,但最終還是成功達陣!
|
來自不孕症醫師的手術建議是良心建議,是把每一位病人的不孕治療當成一件複雜的工程來進行,穩穩地把每個細節做好,而不是簡單的做過就好!
科學是講求證據的,有失敗才會激勵我們修正問題後走向完善!
兩年前手術的併發症,讓我們更小心預防這些罕見的併發症,所以才有了後來幾位病人的快速成功的療程!我常說,來自不孕症醫師的手術建議是良心建議,放著低風險的治療不做,做高風險困難的?這是為了病人著想,是把每一位病人的不孕治療當成一件複雜的工程來進行,穩穩地把每個細節做好,而不是簡單的做過就好;每當回顧這些困難的成功案例,我替自己和我的團隊,比個讚!
by 張帆 醫師 2022.06.01
【本站所提供之醫學內容僅提供疾病與診斷流程之說明,並無法取代與醫師面對面的診斷,如有任何健康或醫療相關問題,或任何身體上不適,請向醫師尋求進一步的診斷與諮詢】
相關文章: |
► 更多媽咪好孕分享 |